• 凯龙尊时一人生就是搏

    常见的异常心电图有哪些?

    1.左房肥大

    P波增宽,呈双峰,在I、II、aVL导联最明显,也称为二尖瓣型P波,PR段缩短,V1导联的P波先是出现正向,然后出现深而宽的负向波。

    2.右房肥大

    P波尖而高耸,其幅度>0.25mV,由于向下的P向量增大,故在心电图中的Ⅱ、Ⅲ、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,称为“肺型P波”。

    3.左室肥大

    (1)QRS波群电压增高:RV5>2.5mV,RV5+SV1>4.0mV(男)或>3.5mV(女)。

    (2)心电轴左偏。

    (3)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.10~0.11s。

    (4)ST-T改变,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,T波低平、双向或倒置。

    4.右室肥大

    (1)V1 导联R/S>1,V5导联R/S<1,V1或V3 R的QRS波群呈RS、RSR′、R或QR型。

    (2)RV1+SV5>1.2mV,aVR导联的R/Q或R/S>1,RaVR>0.5mV。

    (3)心电轴右偏,重症可>+110°。

    (4)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-T下移>0.05mV,T波低平、双向或倒置。

    5.心肌梗塞

    (1)缺血型T波改变: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,T波高而直立;若发生于心外膜面,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。

    (2)损伤型S-T段改变: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-T段抬高,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。

    (3)坏死型Q波出现: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(宽度≥0.04s,深度≥1/4R)或者呈QS波。

    6.房性期前收缩

    (1)提早出现的房性P′,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。

    (2)P′-R间期≥0.12s。

    (3)房性P′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。

    (4)代偿间歇不完全。

    7.室性期前收缩

    (1)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-T波群,其前无提早出现的异位P波。

    (2)QRS时限常≥0.12s。

    (3)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。

    (4)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。

    8.交界性期前收缩

    (1)提前出现的QRS波群,形态基本正常。

    (2)出现逆行P′波,可在QRS之前(P′-R<0.12s),或QRS之后(R-P′<0.20s),或与QRS相重叠。

    (3)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。

    9.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

    (1)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,频率150~250/分,节律规则。

    (2)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,时间≤0.10s。

    (3)ST-T无变化,或发作时S-T段下移和T波倒置。

    10.心房颤动

    (1)P波消失,代以大小不等、间距不均、形状各异的f波,频率为350~600次/分,以V1导联最为明显。

    (2)心室律绝对不规则,心室率通常在120~180次/分之间。

    (3)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,当心室率过快时,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,QRS波群增宽变形。

    11. 心室颤动

    (1)P波消失,代以大小不等、间距不均、形状各异的f波,频率为350~600次/分,以V1导联最为明显。

    (2)心室律绝对不规则,心室率通常在120~180次/分之间。

    (3)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,当心室率过快时,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,QRS波群增宽变形。

    12.房室传导阻滞

    (1)一度房室传导阻滞:

    ①窦性P波后均有QRS波群。

    ②P-R间期延长≥0.21 s。

    (2)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:

    ①P波规律出现,P-R间期进行性延长,直至发生心室漏搏(P波后无QRS波群)。

    ②漏搏后P-R间期又趋缩短,之后又逐渐延长,直至漏搏,周而复始。

    ③QRS波群时间、形态大多正常。

    (3)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:

    ①P-R间期恒定(正常或延长)。

    ②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(发生心室漏搏)。

    ③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2:1或3:2等。

    (4)三度房室传导阻滞(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):

    ①P波和QRS波群无固定关系,P-P与R-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。

    ②心房率>心室率。

    ③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。

    以上是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类型。现在有便携式心电记录仪(如深圳凯龙尊时一人生就是搏健康科技)可随时实时监测心电并记录,自动分析并生成报告,其中也有心电图,可随时随地调取,方便给到医生做参考。

    en_USEnglish